天津有一个“高能”板块,以市区和滨海新区各自为核,两者并行发展。市区的核心在于海河沿线,房价和城市界面都非常出挑。而滨海新区的核心在于于家堡以及周边,可想而知,其地位和“身价”都非同寻常。在加上其板块迎来了规划大改,瞬间被幸运之神“关照”!
图片源于网络
据百房资讯小编对于家堡的了解,其板块位于滨海新区的中心,东西南三面临海河,外形酷似一个钱袋子,是一个由渔村逐渐发展起来的片区。在2006年时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》,将滨海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,赋予“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”的重任后,于家堡也迎来了高光时刻。
从此,于家堡顶着“金融区”的“头衔”出道,励志要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、世界一流的金融商务区。连当时的广告牌上,都硬核的写着“中国于家堡,世界金融区”!
为了完成这个目标,政府不仅砸下2000亿元重金,还把这片3.86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原企业和居民都给搬走了,一切全部推倒重来。这样的规划比较超前,在充分借鉴世界各金融中心经验的基础上,通过国际招标,遴选了美国、日本、香港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。
由此,于家堡的野心和重要地位可见一斑。
天津于家堡板块规划大改“命运”多转
百房资讯小编先附上一张图:
图片源于网络
从图上可以看到,高楼林立,天际线超美,很有“东方曼哈顿”的范儿,有木有!尤其是2018年后,“仙气”十足的于家堡也开始努力补“人气”,并祭出了一系列大动作:
1、政府迁入
在2018年年初,滨海新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,对其4个功能区进行了重组,将于家堡所在的原中心商务区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。
更重要的是,连政府部门都纷纷搬迁到了中心商务区。要知道,政府在哪里,哪里就是中心。这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。
2、于家堡站改名
到了2018年年底,滨海新区官方宣布,从2019年1月5日开始,于家堡站改为滨海站,滨海站改为滨海西站。
看起来只是简单的变更了几个字,但也足以看出原来的于家堡站的重要性。
图片源于网络
之前在于家堡建设时,就走的是高端路线,3台6线,总建筑面积为27.6万平米,设计容量5万人,还创下多项世界之最。所以,不难预见,滨海站(原于家堡站)定会成为滨海新区交通枢纽的核心。
现在,滨海站已接入京津城际,还有在建的B1、Z4线,未来京沪二线也会在这里设站。它的引擎效应将会更大。
图片源于网络
3、商改住规划调整
之前于家堡的规划,几乎是“一片红”。55%的金融、办公,20%的公寓,15%的酒店商店,另外还有10%的行政文化会展和其他公共设施。唯一没看见的就是,没有住宅。
图片源于网络
住宅是一个城市的根基,没有住宅就有没有人气。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于家堡被成为“鬼城”的原因。而这个原因,被发现后,并对原规划进行了调整。在2018年新泰达规划推介会,于家堡一改以往的区域拓展思路,将大约90%的商服用地调整为了住宅。
此举可谓意义重大,不仅激发了区域整体活力,也改变了楼市格局,让于家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。终于于家堡不在是写字楼、公寓、酒店的天下了,此规划后,第一个住宅项目已经到来了。
图片源于网络
根据规划,于家堡金融区的发展呈环状拓展,各功能区呈环状分布,以凸显其核心功能。其总体布局结构特征可概括为“一个中心,两条发展轴,三大功能区”。其中的两条发展轴,即中央大道、海河沿线两条发展轴线。
图片源于网络
中央大道是滨海新区北接塘沽、南连大港的交通主干道,是于家堡的迎宾大道。它从于家堡中央穿岛而过,正好将于家堡分为东西对称的两半。从而奠定了金融区规划的方格网式城市空间形态。
图片源于网络
更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条发展轴线上还汇聚了2条高铁(未来)、3条地铁(未来)和7大城市地标,占据着经济发展的最前沿。不夸张地说,单这城市界面和配套指数,整个滨海新区甚至全天津都很难找到第二个。更别说,会给业主生活和房屋升值打开怎样的想象了。相信后期该板块的“人气”会蒸蒸日上,让我们一起期待吧!